
升级改造后的横琴国际网球中心。

横琴国际网球中心航拍图。

横琴口岸门口装饰了十五运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 供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行政事务局 华发体育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网球赛事,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0日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行。记者从十五运会网球竞赛委员会获悉,目前各方准备工作已就绪,期待与大家共同见证这一精彩赛事。
作为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十五运会无疑将成为全国体育爱好者的焦点。自十五运会筹办以来,合作区始终坚守“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宗旨,通过全民动员、场地升级、服务保障及城市品质提升等多方面的努力,确保各项筹备工作有序进行,力求为每位参赛选手和观众带来难忘的体验。
持十五运门票证件消费优惠多多
随着十五运会开幕的临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愈发呈现出勃勃生机,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赛事氛围日渐浓厚,让人深切感受到全运会的热烈与激情。
走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街头,记者看到,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各个交通要道,如横琴大桥、环岛东路和港澳大道等,十五运会的赛事道旗迎风飘扬。多条主要道路不仅已经布置了赛事道旗,道路两侧还精心悬挂起了琴澳联动的宣传道旗。这些道旗色彩斑斓、图案充满喜庆气息,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为繁忙的车流增添了一抹亮色。
公共交通也成为了流动的风景线,琴澳两地多条重点公交路线的巴士车身都换上了新涂装,这些涂装上印有十五运会的标语,使得巴士在穿梭于城市脉络时,成为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合作区内的多个公交站站牌也投放了十五运会的主题广告,进一步营造了全城联欢的氛围。
此外,为充分释放赛事综合效应,让参与者深度感受横琴“体育+文旅”的独特魅力,合作区行政事务局自11月6日起至11月30日推出“横琴畅享计划”,联动逾100家品牌商户,面向十五运会持票观众及官方持证人员推出专属消费权益,打造集观赛、休闲、消费、打卡于一体的沉浸式城市体验。
据了解,“横琴畅享计划”以赛事票证为纽带,创新探索“一场赛事带动一座城”的融合发展模式。凡持有十五运会赛事门票或官方工作证件(含大湾区各赛事相关凭证)的人员,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媒体记者、志愿者及广大观众等,均可在横琴享受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多场景的优惠。
该计划已整合横琴华发商都、琴鸣口岸广场、创新方、中央汇、励骏庞都广场五大核心商圈资源,并加入了星乐度·露营小镇、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城市驿站等特色文旅项目,以及横琴凯悦酒店、横琴悦椿酒店、横琴湾酒店等住宿单元。参与商户将为持证人群提供最低至3.5折的消费折扣(最终以合作商户店内信息为准),并推出限量版体验套餐、专属礼遇等多项福利,全面激活赛事期间的城市消费活力。
合作区行政事务局“横琴畅享计划”不仅是对参赛者和观赛群众的诚挚回馈,更是横琴面向全国递出的一张“文旅消费邀请函”。希望通过体育赛事与城市资源的深度嫁接,让八方来客在琴澳交融的城市脉搏中感受横琴生蚝与葡式蛋挞碰撞的美味,发现合作区“烟火气”与“国际范”的独特魅力。
众多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投入使用
在即将到来的全运会中,横琴国际网球中心将再次成为网球项目比赛的举办地,肩负起承办比赛的重任。
记者获悉,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横琴国际网球中心自去年起便着手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此次改造涵盖了体育工艺的完善、场馆信息化的提升、竞赛器材的更新以及配套设备的升级等多个方面。目前,中心的基础设施改造均已完成,为参赛运动员提供顶尖的竞赛和训练环境,同时确保市民和游客能享受到一流的观赛体验。
除了对网球中心内部的全面升级,合作区还精心开展了场馆周边的市政道路整治工作。这一举措旨在提升城市的服务水平,同时优化观众的观赛体验。通过平整路面、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等基础建设,网球中心周边道路的通行流畅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还特别增设了无障碍特色智能公交站,并完善了无障碍标识系统,为市民打造了一个更加便捷、友好的无障碍出行环境。
另一方面,合作区近年来持续推进区内体育场地的建设与优化,旨在构建更加完善的全民健身网络。如今,横琴社区体育公园、天沁园以及横琴华发水上活动中心等众多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已陆续投入使用,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运动选择,充分满足了大众的运动康体需求。
全运会的举办,不仅为专业运动员提供了一个展现高水平竞技能力的舞台,同时也吸引了众多运动爱好者积极参与,共同分享体育的魅力。今年以来,合作区已成功举办了“琴澳杯”系列体育赛事、横琴匹克球公开赛以及校际运动会等多项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运动爱好者的积极参与,更激发了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大家齐聚一堂,共同为合作区的体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办好一场赛,提升一座城
办好一场赛,提升一座城。为顺利迎接十五运会与残特奥会的到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也在大力提升城市品质。通过一系列市政设施的建设、改造,保障赛事顺利进行。
在环岛东路与港澳大道交叉路口斑马线前,澳门游客李女士面对地上醒目的“看右”标识,确认右侧无车辆通行后,迅速通过马路。“初来横琴时不习惯内地的通行方向,过马路心里总是有点紧张,现在很多路口都有这种提醒,感觉非常贴心。”
市政道路是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其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关乎广大市民游客的出行体验。据了解,合作区城规建局在合作区部分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斑马线前,标注了“看左”“看右”标识,为不习惯内地通行方向的港澳人士提供安全提醒;在部分车流量较大的路口,合作区城规建局在车道上标注了“减速”“礼让行人”等标识,提醒过往司机注意交通安全。
针对路面上的各类设施,合作区城规建局结合交警部门建议,在子期南路、彩虹路、琴韵路、琴德路、琴石道、横琴大道增设安全分隔护栏;对环岛东路、横琴大道周边其他附属设施护栏、标志牌杆件进行翻新、整合、优化工作,提升了设施的安全性与美观度;开展城市道路和桥梁应急演练,模拟社会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路面设施受损等情况,演练路面紧急修复、现场破损物件清理等工作,进一步做好道路交通保障。
此外,横琴还对各类市政设施开展无障碍改造,将“平等、参与、共享”理念融入城市肌理,让广大运动员、市民、游客“走得通、进得来、坐得下、留得住”,彰显城市文明温度。
针对因此前施工不完善、地质沉降造成的部分市政人行道变形、出现高差等问题,合作区城规建局开展系统性整治,通过重新铺设缘石坡道、盲道等举措,实现人行道与路面“零高差”衔接,确保轮椅、自行车、电动车等通行顺畅,满足不同群体通行需求。今年5月至9月间,已完成66个重点站场、酒店、商圈周边道路点位的整改。针对场馆周边市政道路,累计维修无障碍人行道面积约2400平方米,并对路面沉降、破损等问题进行维修,完成道路维修总面积约6900平方米。
针对公交站无障碍改造,则通过全面摸排全区公交站现状,结合相关无障碍标准与专家建议,以“一站一策”的方式,对重点区域49个公交站率先实施改造,通过增设轮椅坡道与扶手、铺装防滑耐磨地砖与盲道等措施,将人行道与站台连贯接驳,确保各类人群能够安全、顺畅地抵达公交站。
对无障碍环境的重视,并不止于对通行顺畅的考虑。在新改造的国际网球中心公交站,站亭设置了支持语音报站的电子站牌,同时安装了盲文站牌,方便视障乘客乘车;站亭一侧的无障碍厕所,参照《广东省大型体育运动会赛区无障碍建设技术指南》等标准,配备坐便器、抓杆、洗手盆、救助呼叫装置等各类设施,进一步为市民游客提供便利。
采写:南都记者 朱鹏景 赵雨琪
看点
AI环卫上场,科技赋能十五运
让科技更好赋能十五运会,记者获悉,面对赛事期间预计激增的客流与保洁需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创新性地引入“智慧环卫”力量,以科技之力破解大型赛事环境保障难题。
如果说传统环卫依靠的是“人海战术”,那么为十五运保驾护航的横琴环卫,已经构建起“智能平台+无人设备+专业团队”的三位一体保障体系。21辆自动驾驶环卫设备、智慧管理平台、专业运维团队,共同构成了一支永不疲倦的“城市清道夫”车队,不仅大幅提升作业效能,更在应对赛事突发需求、保障重点区域环境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
“赛事期间,我们将面临短时间内人流密集、保洁压力大的挑战。”智慧环卫项目负责人黄言康介绍,“自动驾驶设备的引入,正是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目前,21辆自动驾驶环卫设备已部署在环岛北路、市民服务中心、横琴码头等赛事重点区域。这些“智能清道夫”具备超强作业能力:以1吨级“独角兽”和3吨级“麒麟”为例,单车日均作业里程达20-40公里,持续作业8小时,每小时清扫效率是人工的2倍以上。
在智慧环卫管理平台的大屏幕上,每辆无人车的实时位置、作业状态一目了然。这个“智慧大脑”正为赛事保障提供着精准的调度支持,平台接入了赛事日程和交通管制信息,能够智能调整作业计划,比如在比赛开始前2小时,会加强对场馆周边的保洁频次;在观众离场高峰时段,则提前部署设备待命。
据悉,该系统还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可根据历史数据预测各时段、各区域的垃圾产生量,实现精准的资源调配。通过分析往年大型赛事数据,提前在餐饮区、观众聚集区等点位增加部署,确保垃圾不落地、滞留时间最短化。一旦出现突发污染,该系统会第一时间调度最近车辆前往处置,设备发生故障也会立即告警,便于维修人员迅速响应,实现了“即发现即处理”。该系统还能根据交通管制、人流聚集等信息,及时调整作业路线,既确保环境质量,又不影响赛事正常运行。
本站所有直播信号均由用户收集或从搜索引擎搜索整理获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我们自身不提供任何直播信号和视频内容,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Copyright © 2021-2024 360直播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08335号-2
网站地图